资讯

/ INFORMATION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列表 > 通知公告详细页

益阳市博物馆中长期发展规划

日期: 2025-02-08 文章来源: 益阳市博物馆 点击量: 2158 作者: 暂无

      

益阳市博物馆中长期发展规划

(20252035)

 

益阳市博物馆成立于1984年,2023928日新馆开馆馆舍位于益阳市迎宾东路市民文化中心内。博物馆总面积15315平方米馆内珍藏各类文物2万多件设有《益山益水 一览千秋:益阳历史文化陈列》一个基本陈列和《一城越千年:益阳故城简牍专题展》《生命签证何凤山博士拯救犹太人义举展》《资水传情 洞庭流韵:益阳非遗民俗展》三个专题陈列

自建馆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支持和市文旅广体局的正确领导下,益阳市博物馆全馆干职工团结一致,励志图强,战胜各种困难,在文博各项工作上取得丰硕的成果。自党的二十大召开以来,博物馆事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未来十年是益阳市博物馆事业发展的关键十年。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守护好中华历史文化遗存、更好更快地推进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益阳市博物馆特制订本规划,本规划主要阐明益阳市博物馆各项事业的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是本馆未来十年开展博物馆工作的行动指南。

本规划的规划期为2025-2035年。

一、总体战略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和文化遗产工作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遵循博物馆规律,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以举办优质陈列展览为主线,以提高管理质量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深入实施学术立馆、人才强馆、开放兴馆、使命荣馆战略,以高水平人才队伍、高起点创新研究、高等级社会服务、高水准收藏四位一体建设为抓手,全面提升博物馆的专业化、现代化、社会化水平,强化博物馆文明传承、文化沟通、增进知识和公众服务功能,探索国有综合性博物馆健康发展之路,努力实现新跨越。

(二)发展目标

力争近年晋升为国家一级博物馆行列,形成层次清晰、特色鲜明、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的博物馆体系,实现博物馆管理运行的现代化,建立运转协调、惠及全民的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使博物馆文化深入人心。

二、工作目标及实施内容

(一)综合管理与基础设施

1. 完善博物馆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博物馆理事会(或董事会),吸纳有代表性的社会人士、专业人士参与管理,健全社会支持和监督博物馆发展的长效机制。健全议事规则与决策程序,完善博物馆决策民主化。

2. 设高素质博物馆人员队伍。明确博物馆知识密集型文化教育机构的属性和定位,创造有利条件,严格博物馆从业人员资质,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品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博物馆从业人员队伍。

3. 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完善博物馆消防安防设施、藏品保管装备、藏品保存环境监测控制设施和陈列展示设施推进我馆陈列展示质量的提升。

(二)藏品管理与科学研究

1. 充实藏品体系。加大博物馆藏品征集力度,根据自身使命和发展方向,完善征集程序。积极开拓收藏渠道和途径,把捐赠作为博物馆获得藏品的重要途径,做好社会收藏群体的联系和服务工作,鼓励社会收藏群体捐赠藏品或委托博物馆保管利用。

2. 加强藏品登记、建档和安全管理。按照国家文物局的藏品管理要求,全面完成益阳市博物馆的藏品(包括相关资料)的信息登记、录入、建档等基础性工作,建立健全博物馆藏品数据库。

3. 全面实施藏品保存、保护达标。强化预防性保护理念,全面实施藏品保存环境达标建设,力争达到全省博物馆保存环境达标样板工程。

4. 加强博物馆科学研究工作。坚持把提升科研能力作为提高博物馆内涵发展的核心任务,加强科研的支撑作用,形成科学、合理的研究体系,推出有影响的研究成果,不断提升科研能力、学术地位和社会影响力。

(三)陈列展览与社会服务

1. 启动博物馆展览精品引进工程在保证数量的基础上,引进高质量、影响大、规模大的文物展览来益阳,让益阳公众领略到全国各地博物馆文化的多样性。

2. 推进博物馆陈列展览精品工程。建立健全陈列展览管理办法、规范、标准等制度体系。建立策展人制度,建立陈列展览设计、施工单位资质管理制度。强化学术研究对陈列展览的支撑。

3. 深化与教育机构合作。根据本馆藏品特色,联合教育部门专业人员,结合益阳市大、中小学有关历史、美术、思想道德等课程的教学内容,制订教育活动计划,并积极组织开展相关学习、实践活动。

4. 创新博物馆文化传播路径。充分运用多媒体、新媒体等技术手段,通过数字博物馆、远程教育网络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使博物馆文化成果惠及更多民众。

5. 拓展讲解服务形式扩大智能语音导览、扫码导览、AR导览等自助讲解服务方式,支持并规范相关社会机构讲解活动。

(四)对外交流工作

1. 加强展览的馆际交流。形成年度原创性展览精品,并在具备条件的博物馆中巡展;启动馆际交流精品展览工程,加强馆际交流的开展,让更多的文物“活”起来。

2. 加强学术研究交流。创新与博物馆行业组织、社会团体、科研机构合作模式,推进文物博物馆学术研究交流,扩大地域文化影响力。

(五)文创产品开发

1. 创新博物馆衍生品和文化产品深入挖掘文物资源的价值内涵和文化元素,广泛应用多种载体和表现形式,开发艺术性和实用性有机统一、适应现代生活需求的博物馆衍生品和文化产品。

2. 加强与学校、企业的合作。继续推进馆校合作、资源共享,研发包含益阳市博物品牌元素、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创产品

3. 加强文创产品宣传力度。利用微信、微博、全国各类文化博览会及新闻媒体等扩大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的宣传力度,让具有博物馆元素的文创产品深入人心。

)博物馆数字化建设

1. 续推进数字化工作拓宽数字化范围把数字化采集、研究及应用作为经常性工作。

2. 动博物馆数字化观览服务项目分步完成益阳市博物馆开放素材库系统、分区讲解系统、无线团队讲解服务系统以及配套数字内容资源制作等建设工作。

3. 加强线上多平台传播,探索多元数字成果转化。加强线上宣传意识,运营好博物馆官方账号,以微信公众号为例,除了常规的活动预约及活动资讯发布外,持续完善栏目,从展览典藏、教育文创、专题文章等多维度进行展示和宣传。

三、保障经费

1. 积极争取国家、省级专项经费投入,并积极吸收社会资金用于博物馆事业发展。通过社会集资、组织或个人捐助等多种渠道筹措博物馆建设经费。加强对博物馆建设专项经费使用管理的监督审计,确保专款专用,提升资金使用效益。

2. 建立经费使用绩效评价制度,加强重大项目经费使用考评。坚持勤俭办馆,严禁铺张浪费,建设节约型博物馆。